我是从一位朋友的电话中得知三角地被拆的消息的。说实话,当时我没有感到丝毫惊讶。在今天的北京大学,这并不违反逻辑。没办法,在这座园子里呆得太久了,废墟、告别和葬礼这些年也见得不少了。再少一个三角地,不过是新添一个名字罢了,对我的心灵已经没有任何冲击力。
大约五六年前,曾流传过北大要拆毁东墙,将未名湖与中关村连成一体的消息。那时还算年轻的我,基于一时意气,曾在网上留下一些文字,见证我所经历的北大,伤悼那些逝去的青春岁月。老讲堂、柿子林、小南门、老虎洞、未名湖边的石板路、成府的雕刻时光和万圣书园、老图书馆223室的大书库……这一连串的校园风景,在我下笔的时候,都已成为历史,深埋在那一代学生的记忆里。
本科时住过的38楼,直到43楼,南墙外的餐饮一条街,朗润园、镜春园的老房子,最近刚刚消失的北招待所和27楼……“逝者”的名单在迅速扩大,甚至不留给人一点“伤逝”的时间。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的心肠也不由得慢慢变硬。
今天轮到了三角地,这没有什么可奇怪——既然如许多美丽的风景、有意义的建筑都可以为了现实的种种“需要”而永远消失,那么为了迎接重大检查,拆掉几块破破烂烂的铁牌子又有什么可惜的呢?何况根据校方的说法,这只是几块“不再具有思想交流意义”、且贴满商业小广告、“严重影响校容”的广告牌。学校半夜拆了,学生总不能在白天建起来,只能接受既成事实。最多是有几个人心灵受伤害,在BBS上发发牢骚,过得几天,把帖子一删,就一样地太平无事了。
我有幸见识过“尚有思想交流意义”的三角地。当时网络尚未普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来源,大部分都要从三角地获得,其中当然少不了买卖自行车、租房、转让物品等广告。不过那时三角地的主角仍然是各种讲座以及各个社团的宣传海报,只要在上面注明“保留几日,请勿覆盖”,一般都能得到尊重。为了一张海报,几个人蹲在地上满头大汗地又写又画,是当时宿舍里常见的景象,所以学生中也特多书法美术高手。每天下课经过三角地,总要挤在人丛中看看海报,了解一下今晚有什么讲座,心中盘算着听哪一场好。在看海报、听讲座,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圈子”。因此,那时的三角地是名符其实的北大生活的中心,多数人的大学生活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说三角地是民主的象征,在我看来未免空泛,不如说它是北大校园文化的温床。它作为一个平台,将思想的火花汇聚到一起,把平日各行其是的北大人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氛围,一种生活方式。这一独特的校园文化,才是维系北大生命常新的鲜活血液。
三角地最显著的变化,是在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之后。首先是各种讲座,尤其是人文学科讲座的海报急剧减少。加上此时校园网开始普及,“未名”和“一塌糊涂”两个BBS相继成立,很多社团和“圈子”的活动转移到了网上,消息也借助网络平台发布传递。于是三角地迅速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就在短短几年之内变成了“严重影响校容”的垃圾广告集散地。
然而文化一旦形成,自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只要其依附的物质媒介尚存,一遇时机就有回光返照的可能。三角地的短暂“复活”就是如此突然而热烈,完全超越了人们的想像。1999年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时,一夜之间,三角地完全被五颜六色的海报覆盖,就连对面的“官方”宣传栏也贴满了学生的海报。大多数海报用所能想到的一切辞藻尽情发泄着胸中的愤激,然而其中偶尔也能见到冷静的思考。我认识的几个朋友,有感于一些人盲目排外的极端情绪,在深夜写了一张表达反对意见的海报贴到三角地,第二天去看时,竟然没有被覆盖,上面还有不少人留言表示支持。这件事情所体现的北大曾经自由、宽容和平等争论的精神,使他们深受感动。虽然三天之后,所有海报如蒸发一般集体消失,但毕竟让上世纪90年代末的学生们看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三角地的影子。
然而“一塌糊涂”的突然终止(2004年9月13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下达通知,永久关闭一塌糊涂BBS),让人们意识到了高技术时代网络空间的虚拟和脆弱。一夜之间,北大的校园生活似乎被压缩了大半,很多人顿时感到无所事事、无家可归。此时他们或许会怀念起三角地的海报,现实的空间毕竟比虚拟的空间更实在,更容易把握。不过三角地虽然仍在,习惯了网络生活的孩子们却未必能回得去了。他们会继续坐在各自的电脑前面上网、聊天、打游戏,但未必会与一个从未谋面的人为了某个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他们或许比原先的北大人更加桀骜不驯,但是不再能像先辈们那样为了共同的兴趣走到一起,经营起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我看来,三角地的灵魂就是在此时最后离开了北大。在它走后,北大人再也没有建立起那么强大的公共活动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的北大校园文化也不复存在了。
三角地也许就这样永远地消逝了,如同已经消逝的那些北大风景一样,我并不指望它们能够回来。我也不打算特别地悼念它,因为悼念它的人已经够多,这样对于其他的逝者是不公平的。在这个一切皆归于速朽的时代,死亡的意义也仅止于此吧。
周延要出国的消息,来得有点突然。
那是兵荒马乱的高三,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整天顶着黑眼圈,埋头于题海战术。有天课间,我正被一道数学题弄得心烦意乱,却突然听到同桌说,周延下个礼拜要去美国。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像说明天要月考一样平常,我却趴在桌上,难以抑制地哭了起来。同桌以为我压力过大,实际上,是因为周延。
周延并非多耀眼的男生,只不过他在我的眼里,一切都刚刚好。从眉毛到鼻眼,从发型到身高,全都好看得恰到好处,也可爱得恰到好处。少一分乏味,多一分腻味。
不过很可惜,我和周延来自不同的世界。
谁说年少的喜欢可以单纯到不理会世俗?周延家底殷实,父母都是高知,他从小看到的世界就比我的广阔。这些,让我在他面前捉襟见肘,只能将那份喜欢藏在心底。即便同班两年,我和周延几乎没有过任何交流。
那时,只要能远远看着周延,再枯燥的学习生活,也是活泼泼,亮堂堂的模样。而现在,他前往地球的另一端,我很难控制住心底的悲伤。
闺蜜安慰我说,没关系,你可以像《初恋这件小事》里的小水那样,在接下来的日子奋发图强,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然后在最好的时光和周延重逢。
闺蜜却忘了,生活不是电影。很多的久别重逢,都只不过是物是人非。所以,即便闺蜜将未来说成了一朵花,我还是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缓不过神来。
周延去了美国后,有一天,我看到他在班上的qq群里说,好怀念小城桂花糕的味道。有同学打趣他说:活该,谁让你非要漂洋过海?周延也不恼,在群里留了个地址,附上一句话和一个可爱的表情:改天谁有空,给我寄块桂花糕呗。
我毫不犹豫地拿起纸笔,在草稿纸上,记下了那个地址。当时的我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要让周延吃上桂花糕,缓解他的乡愁。
关于怎样才能将东西寄到地球另一端,我一无所知。为了不被家里人怀疑,我只好去找旁人打听。弄明白费用及流程后,我有些沮丧。因为要想给周延寄桂花糕,我至少得攒够四百块。
四百块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数字。除了父母给的零花钱,我还偷偷帮校外那家文具店拉生意,总算凑够了所有的费用。去邮局那天,犹豫了很久很久,我还是没有用自己的真实姓名。
一个礼拜之后,终于看到周延在群里说:哈哈,没想到,真有人给我寄桂花糕呢,只是xx是谁?我们班好像没这个人吧?
这话刚说完,马上有人起哄说,肯定是暗恋你的呗。一群人七嘴八舌议论开来。后来,我看到周延说:虽然不知道你是谁,还是非常谢谢你。
我隐身在群里,心里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我终于满足了周延的愿望。失落的是,即便是那样的时刻,我也没勇气承认,寄桂花糕的那个人是我。
很多年后,我和周延终于在聚会上重逢。即便我很努力,也还是没有优秀到足够和他相匹配。有些东西,与生俱来,并不是努力就能改变其中的格局。就像有些距离,永远难以逾越。所以,我和周延之间永远隔着时差,他的白天是我的黑夜。
自始至终,周延都不知道,我就是那个花三百块钱,给他寄一百块钱桂花糕的,傻傻暗恋他的女孩。我在他的记忆里,只不过是旧时光里一个平凡的女同学,仅此而已。
有人在歌词里写:暗恋是一种礼貌,暗地里盖一座城堡。当你喜欢的那个人,你永远不可能靠近的时候,不如就将那份小小的喜欢,打包封存,藏在旧时光里。对于你喜欢的那个人来说,这是一种礼貌。不打扰,是我们最初的温柔。
尽管我不想承认,可这是个残酷的事实。
异地恋只有两种结局:要么领证,要么形同陌路。
你们在学生时代相识熟悉热恋,中间会有坎坷但依旧选择在一起。
可毕业呢?
被迫分割到不同的城市甚至远隔重洋,原本看似坚固的红线也被轻易的拉扯断了。曾经立下的海誓山盟变得如此不堪一击,曾经夸下的雄心壮志也在各种诱惑前成了笑谈。眼睁睁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被自己的誓言打败,心里不知道该为他们庆幸还是悲哀。
可还是有人在坚守。
应该说是在习惯,习惯一个人的世界。
我不想落入俗套地赘述你一个人的各种生活,大家都一样。
你忙来忙去,好让自己过的充实一些。你睡前会听音乐,顺便想想过去和憧憬一下迷茫的未来。你有了更多的朋友,日子过的越来越精彩。你也不会拒绝某些异性来到你的生活,暧昧些反而会让你不那么落寞。
就是不敢想TA。
早就过了甜言蜜语的时期吧,空空望着手机却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对么?我想你了早已被那句在干什么所替代,甚至连说句我爱你都显得苍白无力。每天只是简单的汇报一下今天的活动,不敢多说话怕想念怕心疼更怕吵架。
明明爱着却总怕被爱伤的过火,明明思绪万千却就是不敢表达。
我看到过最狠的一句话是异地恋最怕的就是,感情不知道怎么就没了。
我想说,那是因为彼此都把自己伪装的太过了。
心里极力想过好一个人的生活,结果,真过好了。
可笑对不对?毋庸置疑,事实就是这样可还是有人在坚守。
然而对异地恋来说,还有更无奈的一件事。
天冷了,你只能嘘寒,却不能送暖。
这话尤其对女生说,当你一个人在冰天雪地中无助地站着时,是一个男人的短信会给你温暖,还是一辆轿车中的热咖啡更让你感动?
当你蜷在椅子里被感冒折磨的昏天黑地时,是一个男人的电话会给你依靠,还是一杯热水和退烧药更让你好转?
当你被倾盆大雨淋的瑟瑟发抖时,是一个男人的言语会给你遮风,还是一件宽厚的外套和大伞更为你挡雨?
当你每天被各种事忙的焦头烂额时,是一个男人的信念会给你鼓励,还是一双有力的手掌更能给你支持?
我知道你的答案。
异地恋人最怕听到的一句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
可还是有人在坚守。
还有些话,对不甘寂寞的男生说,我知道你不会一门心思等待。
我知道你会和周围的女生暧昧,更不会拒绝女生对你的暧昧。
我知道你和别的女生也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却绝对要瞒着她不能让她知道。
我知道你不会像自己标榜的那样清高。
你可以骂我,但我想你能面对自己的内心,我们都一样。
诚然,你会说你心里真正在乎的还是她。
我不是在为你的不忠找借口,这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收敛一些,否则有句话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异地恋人最恨的咬牙切齿的,莫过于被戴了顶大大的绿帽子。
没错,可还是有人在坚守。
下面这些话,就是给那些坚守着却有一丝动摇的人,你真的觉得毕业即分手么?那现在分了吧,长痛不如短痛。
你真的不想去想TA觉得自己也可以过的很好么?那看到TA照片时一瞬间的心疼你也一起忽略吧。
你真的觉得对方熬不到遥遥无期的那一天么?那就熬不到吧,再找个真正满足自己心意的人。
没有所谓的劝合不劝离,因为异地恋容不得有丝毫的动摇。
最后一句话,给苦苦坚守的人,当你感觉你们间的爱情渐渐消失不见的时候,我希望取而代之的是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