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美文摘抄经典美文情感美文伤感美文爱情美文原创美文
签名
个性签名情侣签名哲理签名搞笑签名超拽签名心情签名女生签名男生签名伤感签名
口号大全
口号标语销售口号服务口号宣传口号安全口号企业口号军训口号班级口号运动会口号
文学百科
十万个为什么好句子诗词默写说说大全面试技巧流言蜚语阅读答案历史解密文史百科生活百科座右铭造句大全科普知识谚语大全绕口令经典台词
网名大全
超拽网名游戏网名繁体网名微信网名情侣网名女生网名男生网名个性网名伤感网名
作文大全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优秀作文话题作文
好词好句
经典句子爱情句子伤感句子哲理句子搞笑句子唯美句子英文句子表白的话
故事大全
情感故事感人故事童话故事爱情故事哲理故事鬼故事成语故事
短篇小说
爱情小说青春校园都市言情故事新编微型小说现代小说纯真年代
诗歌大全
现代诗歌古词风韵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赞美诗歌谈诗论道原创歌词
心情日记
随笔幸福快乐感伤难过无聊思念寂寞随感
散文精选
散文随笔优美散文抒情散文经典散文爱情滋味感悟生活写景散文
文章荟萃
爱情文章亲情文章友情文章心情文章励志文章百家杂谈综合文章
范文大全
工作总结工作计划

智者千虑下一句 爱读者文摘

发表时间:2016-07-05  热度:
  智者千虑下一句是什么?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出自《晏子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转眼,写诗已二十余载,诗坛万象,既百花齐放,又百家争鸣。诗风各有千秋,诗评也往往相去甚远。
  
  诗歌究竟应该怎么写?为谁写?写什么?怎样才算好诗?我想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读者群,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好诗究竟是技巧好、文字好、还是内容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索和探讨的。一些诗人写出了爱情、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水平很高的诗歌,却与生命无关、与时代无关;一些诗人喊出了时代或事件的最强音,震撼了人心,引起了共鸣,但并不是真正诗歌艺术的完美。
  
  蒋登科说真正的诗人是安静的,安静才能向内,才能深入生命,探索语言;彭惊宇讲诗歌要无限深情,并且吸收现代的元素;李小洛说,诗歌就像女人,瘦身才能轻盈;荒原子把诗歌比作螺丝,每一句都要拧紧;陆子说诗歌就像跳高,不但需要奔跑的铺垫,更需要文字的临竿一跃;宁颖芳讲一首好诗顶一百首庸诗,角度始终要出其不意;董信义认为诗为大美,诗为魂歌,首先要坚守传统,其次才是创新;邹定国讲诗歌要另辟蹊径,避免固定模式、重蹈覆辙;马召平认为诗歌的每一句都是有用的,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都有无法替代的位置。
  
  “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始终以为诗歌给人以美、给人以思,亦或给人以痛。它有动人的情感,充满张力的语言,不断创新的意象。好诗可遇而不可求,它不是凭借技巧的制造,而是源自天赋和灵感的创造。它是文字的琴弦与心共鸣,从而获得更多的知音。
  
  解读一首诗,无非从三个方面:一是题材;二是语言;三是境界。题材是诗歌的外形和骨架,题材选好了,就能集中力量,精心去表达,自然也能吸引一定的读者群。对不同题材的尝试也会丰富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的文字功底,甚至还可以另辟蹊径、有所超越或突破。语言是诗歌的血肉和经络。它的节奏和技巧,叙述和表达方式等,都决定着诗歌的性格和美丑。好的语言使人赏心悦目、痛彻心扉或者豁然开朗,好的句子让人过目不忘、爱不释手。而境界,就是人的思想,诗歌的灵魂,它取决于诗人个人的修为,当然,也离不开天赋和心境,有时更需要灵感。诗人的修为有多高,文字才可能有多高。读书、交流、采风、生活磨炼等都是提高个人修为的有效途径。作为诗人,首先要坚守自己的灵魂和良知,其次坚持自己认准的角度和方向,在写作上求融合更要求创新。
  
  名人并非篇篇都是精品,初学者也不一定没有佳作。解读一首诗的好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它的篇和句。所谓篇其实就是诗歌的立意和布局,而句当然是指文章的词语、或者好的句子。平庸者诗歌无篇无句,味如嚼蜡,或者干脆堆积辞藻、无病呻吟,句子词不达意或者似曾相识,看过就忘,没有多大的阅读价值;入道者有句无篇,虽然立意不是太高,却能够表达一些思想,往往因为有精彩的句子而令人欣喜;成熟的诗人往往形成一定的模式,除了一些代表作外,大部分都是有篇无句,以技巧写作,虽然没有太高的境界,但也找不到文字的瑕疵,这类诗我称之为匠人之作;而真正的好诗是既有巧妙的结构和较高境界的立意,也有耐人寻味、打动人心的句子。篇句相得益彰,甚至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标点都有无法替代的意义。当然,这类诗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既要较高的修为,又要超常的灵感。
  
  “写少一点,写好一点,对每一首诗都多花一些时间”,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所说。对文字负责,对读者负责,这是我经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只敬仰好的作品,不盲目崇拜个人,因此诗歌,并不是说写的越多越好,而是看成品有多少,能不能代表自己的水平,究竟有没有突破。自己的代表作有没有,哪个真正能够被人记住,哪怕一两个句子也好。
  
  诗歌不是日记,它是较高的文字形式,既要少写又要多写。少写是要求少而精,不要总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它不仅仅是抒发和记事,而是要经过酝酿和思索,经过艺术的创造和打磨,是情感深处的浓缩和爆发。因此才要求不重复,不随便乱写,要努力寻求突破。平淡而毫无感觉的文字最好不写,对文字负责、对自己负责,更要对读者负责。而多写是要求勤练笔、勤动脑、勤动手,甚至要破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学习和交流充实自己、寻找灵感,甚至要多倾听大地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鱼虫花鸟的声音,当然,多听一些好歌好曲也未尝不可。既要像电焊工一样,勤碰撞,时常擦出火花,又要善于抓住瞬间即逝的灵感,及时扑捉和记录下来。
  
  对于诗歌的写法,古今不同、内外有别,各人也有各人的风格,没有固定模式,也不能评价哪种好哪种不好。能够写出自我,能够打动读者,就是好作品。模仿有时可以提高,有时会丢掉本真、东施效颦,有时会钻入死角、误入歧途。要摸索自己最适合的路子,多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甚至借鉴一些不喜欢或者读起来艰涩的作品。对于题材的选择,应该更宽广,对于语言,应该不断创新,对于境界,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个人修为和文字素养(MeiWen.com.cn)。
  
  对于诗歌的流派和圈子,一直褒贬不一。我想各人的喜好不同、文化不同、教育不同、境界不同、环境不同,也没有必要众口一词、唯某独尊。关于玩诗歌,我不想多说,因为这只是个人爱好,与别人何干。关于名利我不便评论,因为有人看得很重,其目的就是想在圈子里获得尊重和满足。但对于真正的文学团体、诗社,或者沙龙,我还是建议慎重为好,要择良木而栖,要注意挖掘和培养新人,更要有严肃活泼的为文之道、为人之道。说老实话,我进圈子,一是友情,二是爱好、三是能够组织和参加一些重要的文学交流活动。但我最看中的应该是交流和提高。真正的圈子不是你好他好大家都好,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真正好的诗歌应该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血液,海水里的盐,万物萃取的精华,可看、可读、可想。交流也应该是各抒己见,而不是人云亦云、唯唯诺诺。不要自以为大、自吹自擂、固步自封,或者假借文学之名做一些违背文字良心的事,更不要把他人特别是热爱文学、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带入歧途,误人子弟。话说到底,什么高谈阔论不重要、著名不著名不重要、得过什么奖不重要、见过什么人也不重要,文字不会骗人,用作品说话,这才是唯一能够说服人的。
  
  生活不能够没有诗,只有诗,人生才更有意义。关于诗歌是为谁而写的问题,我认为首先是写给自己的,其次才是与读者见面,自己不读不看,读者大体也是不太喜欢的。
  
  曾经就诗歌的小众和大众问题展开过争论,我想,诗歌其实就像踢足球,写得好了,看的人自然就多,踢的差了,慢慢就会失去观众。当然,每一位读者也都是高明的老师,随时可以指点一二。
  
  有时想文字比什么都重要,也许是今生唯一能够留下来的东西。有时又觉得诗歌并非不可或缺,与生命、健康或者亲情、朋友相比,其实微不足道。
  
  敬畏文字,敬畏文学,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作文。以作品说话,与各位共勉。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出自: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兴平中②,关中扰乱③,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④。采⑤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启示

  中国有一句古话:“少年不读书,老来空白首。”世间万物,皆属身外,惟有书能够渗心入骨地擦拭你蒙尘的心灵,让你耳聪目明,心高志远。任何时刻拾起书本,打开扉页,都可以在夏曰里读出雪意,于山间闻到泉鸣。

  读书人多的时代,是书籍繁荣的时代,亦是社会文明、人类进步的时代。读书多的时期,则是生命充实丰盈的时期,是激情炽热,才思、理智最敏捷的时期。于是《三国志·魏书》中出现这么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反复阅读一本书,自然能逐渐了解它的涵义。这是一种通过精读以促进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尤其适用于自学者的钻研。

  对于此观点,我保留了自己的看法。逐字逐句地反复阅读未必能达到精通的程度,如果没有悟性地理解只会成为可怜的书呆子纸上谈兵,只知表面肤浅的文字表述,未必可深入内涵。有悟性地读书,可以与作者融洽地平等交流,在心灵的碰撞和摩擦中灵思如泉涌,思考得更透彻。如果我们不带思索地读百遍书,又怎会奇迹般地自见其意呢?这种低效率的苦差事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致命地浇灭你对书本知识的热情和自信。我们读书却不理解,读出来的往往是自己加给作者的思想,活在自我世界的樊笼里,如井底之蛙,仍旧心胸狭隘,孤陋寡闻。

  我们在一生中读过许多书,也许每本书会读许多遍,但恐怕吸收的并不多。盲目地追求读书的数量而忽视了觉悟,只能导致绝大部分知识像破砖烂瓦,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大脑某个易被遗忘的角落。悟性便如建筑师手中的设计图,能将这些零乱的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构筑成知识的大厦,这样我们读书的目的会更明确、轻松。

  英国作家菲尔丁曾忠告:“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把你戕害。”的确,没有选择性和悟性的书极为破坏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令人萎靡不振,不思进取。这从反面又显示出悟性读书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生命不息,攻读不止。“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爱迪生如是说。那就让我们读百遍书,带悟性思索,其义自见。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